胡祖光教授,1984年复旦大学管理科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杭州商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1991年来先后主持并完成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国内贸易部重点课题,最近他又有两项科研课题分别被批准为国家和浙江省自然科学课题。学术专著有《管理金论———东方管理学》,并在国家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先后获得商业部“优秀教师”、商业部“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普通高等院校如何在高等教育的整体结构中确立自己的一席之地,形成自己的办学优势,这是杭州商学院院长胡祖光教授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杭州商学院于1980年由国务院批准建立,是国内贸易部直属的高校,建院16年来,该院狠抓基本建设和基础积累,逐步走上了大学发展的轨道。到目前为止,杭商院在校研究生与本专科生人数已达4762人,居在杭高校第四位。“但我们深知与老大学、重点大学还有不少差距,因此,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基础,我们把学院的功能定位在‘以教学为中心’,把学院的层次定位在‘重点发展本科教育’,面向企业界,培养高级商务人才和技术人才。”胡院长说,“如果把学校比作家长,学生比作自己的孩子,家长自身的水平是有高低的,但从另一方面看,科学家的孩子不一定就优秀,而只要下功夫,工人农民也能培养出栋梁之才。因此,高质量的教学就成为我们的办学追求。”
胡祖光说:“抓教学工作,必须要从微观入学,从可操作的地方入手,因此,我们以上课环节为中心,狠抓教风、学风,建立了教学管理反馈控制系统。”
他到美国考察后,发现那里实行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制是一个好办法,即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办法、作业布置、总体印象进行评分,评分结果与教师的奖惩挂钩。但杭州商学院在采取这种方法时做得更为细致。为了防止一些只想“混个60分”的学生如果故意对要求严格的教师打低分,他们决定由成绩排名列全班前40%的学生来给教师打分,成绩好的学生自然希望教师要求严格,分数也就打得比较客观公正。这些分数经平均处理后便成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的评估分,再由系主任与教研主任在对教师听课的基础上对这一评估分进行幅度不超过5分的修正。修正后的分作为教师本学期的教学质量的最终评估分,并与职称评定、课时津贴挂钩。这样,教师狠抓教学质量、严格课堂纪律自然也就不会心存顾虑,全院的教学水平也就能逐年提高。目前,杭州商学院的教师教学质量平均评估分稳定在85分左右。
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准,但在许多高校里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平时上课不认真,但试卷内容故意出得很简单,或在考试前对学生透露考试重点,结果学生的分数还是考得很高。这样的成绩自然不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为此,杭州商学院对命题的难易程度作了明确规定。并要求能实现统考的课程,尽量实行统一试题、统一阅卷;对不能实行统考的课程则要求教师要出内容全面覆盖大纲的10份试卷,上交到教务处,由教务处送校内外、省内外专家审阅,请专家就试题的难度、覆盖面作出评判。专家评审通过,汇总起来建立试题库,再由教务处随意抽出一份用来考试。这样,教师也就无重点好透露,学生要考出好成绩也就必须进行全面复习。到目前为止,杭商院已建立100多门课程共1000多套试卷的试题库。
高校的教学工作难抓,还在于职称评定工作中,历来的倾向是重科研轻教学。为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杭州商学院从1995年起实行了量化评职称方法,即把教学工作量与科研工作量按一定的比例折合后加总排序,并把排序表送评委供其在投票时参考。“这就向教师传递了一个信息:在达到了晋升职称的教学与科研的基本要求后,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爱好以及学院的需要在教学与科研之间作出选择,如自己擅长教学,则可集中精力于教学。”这样,搞教学有奔头,一股“教学热”也就在杭商院教师中兴起了。
狠抓教学终于让杭商院取得了丰厚的回报。杭商院外语系首届毕业生(97届)在全国外语系学生专业英语统考中获得第38名的好成绩。由全体本科生参加的全国英语统考中,杭商院的成绩连年超过重点大学的平均分,名列浙江省前茅。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该校学生思想素质、理论基础和业务能力等都反映较好。去年,该校教学工作受到了国家教委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